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具体解读如下:
1、2025年底前要完成首次履约工作
根据《方案》指出,2024—2026年为启动实施阶段,2024年作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2027年为深化完善阶段,碳排放数据质量全面改善,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全面加强,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配额逐步适度收紧机制。
2、配额分配采用绩效评价法
在启动实施阶段,将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实施配额免费分配。企业所获得的配额数量与产品产量(产出)挂钩,不设置配额总量上限,将企业配额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碳排放强度低的企业可通过配额盈余获得收益,碳排放强度高的企业因配额短缺付出碳排放成本,整个行业配额基本盈亏平衡。充分考虑纳入初期企业不熟悉规则、数据质量基础不牢靠的现状,按照类似“体验期”式的试验期定位,单个企业的配额盈余与缺口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缩小企业间配额“贫富差距”。在深化完善阶段,配额分配方法由绩效评价法逐步转向基准法,对标行业先进水平,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配额逐步适度收紧机制,推动单位产出碳排放不断下降。
3、对关键参数进行月度存证
制定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开展关键参数月度存证,夯实碳排放数据质量基础;推动重点排放单位熟悉核算报告、核查、配额分配、市场交易规则,树立“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
4、间接排放不纳入管控
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管控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等产生的直接排放;间接排放不纳入管控。水泥、钢铁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电解铝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 1500 家,覆盖排放量新增加约 30 亿吨。
5、确定重点排放单位。
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中年度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达到 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以上条件,制定本行政区域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并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平台报送,同时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