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
7月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配额方案基本延续2021、2022年度配额分配方案的总体框架,总体思路不变,优化调整各类机组的发电、供热基准值,并引入配额结转政策。 具体表现如下:1、履约周期由两年变为一年意见稿中明确提出:重点排放单位应于2024年12月31日完成2023年的履约,于2025年12月31日完成2024年的履约,而之前全国碳市场的都是两年一次履约(2019-2020, 2021-2022)。这预示着后续的碳配额履约可能都是一年一次。2、碳排放基准值下降根据《方案》,300MW以上机组2023年的发电碳排放平衡值为0.7892 tCO2/MWh,基准值为0.7861 tCO2/MWh,相对于平衡值下降0.4%左右。 300MW及以下机组平衡值为0.8048 tCO2/MWh,基准值为0.7984 tCO2/MWh。相对于平衡值下降0.8%左右。如果按照平均下降0.5%,总排放40亿吨来算,2023年配额总缺口约在2000万吨左右。2024年因缺乏平衡值数据暂不分析。 3、引入配额结转政策配额结转政策规定了市场主体持有的配额留存至后续年度使用的条件,引导交易主体调整交易策略,调节配额供需。参考国内外实践经验做法,为鼓励配额盈余企业出售配额、释放配额供给,《配额方案》提出了配额结转规定,将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最大可结转量与交易行为挂钩,明确了配额结转的相关规则,包括各年度配额使用要求、结转对象、时间安排、可结转量计算、结转申请流程等。4、由基于供电量核定配额改为基于发电量核定配额意见稿将“基于供电量核定供电配额”调整为 “基于发电量核定发电配额”,即根据机组产生的发电量、发电基准值及相关修正系数计算得到机组发电配额量,不再使用供电量与供电基准值核算配额。5、不再将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纳入配额管理范围。第一、二个履约周期发电行业管控范围包括了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经测算,发电行业间接排放占直接排放总量的比例较低,纳入间接排放发挥的减排效果有限,但显著增加了企业报告、核算间接排放的工作负担,以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查的监管成本。鉴此,《配额方案》不再将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纳入配额分配的考虑范围,并相应调整了配额基准值。6、将机组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调整为机组调峰修正系数随着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的增加,火电机组负荷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继续保持为85%的负荷率补偿上限已脱离实际。为此将“负荷系数修正系数”更名为“调峰修正系数”,并将补偿负荷率上限调整为 65%,机组负荷(出力)系数在 65%及以上的常规燃煤机组不再引入大于 1 的修正系数,统计期内机组负荷(出力)系数在 65%以下的常规燃煤机组按照原计算公式计算并使用大于 1的调峰修正系数,获得补偿配额。
时间:2024-07-03T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