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加载中... 服务热线:400-001-9158
LATEST
NEWS
最新动态
  • 科技资讯
  • 双碳新闻
12-13
2023
2023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启动
目前,工信部已公布四批共计196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上榜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标志着数据中心能效水平高且绿色低碳、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完善、代表性强,达到了行业优秀水平。碳管家作为国家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评价机构、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第三方评价机构,累计完成100余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第三方评价,已经通过的国家级、省级等绿色工厂110余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6项、国家级绿色园区7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4家,通过率和通过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在绿色制造服务行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2023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已开始!如有申报意向或其他业务需求,欢迎联系我们!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的通知 工信厅联节函〔2023〕3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商务主管部门、能源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为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21〕178号)、《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工信部联节〔2022〕76号)、《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工信部联通信〔2022〕103号)、《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改高技〔2021〕1742号),加快数据中心能效提升和绿色低碳发展,现组织开展2023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推荐要求依据《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1),在生产制造、电信、互联网、公共机构、能源、金融、电子商务等数据中心重点应用领域以及提供算力服务的超级计算、智能计算领域,选择一批能效水平高且绿色低碳、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完善、代表性强的数据中心进行推荐。推荐的数据中心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数据中心所有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数据中心产权清晰,具有明确、完整的物理边界,拥有独立的供配电和制冷系统,且截至申报日已全系统连续稳定运行1年以上。(二)符合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关规划和布局要求,实现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建设,原则上推荐的数据中心规模应不小于3000个标准机架(公共机构、金融领域数据中心除外)。优先推荐位于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范围内的数据中心。(三)机柜资源、算力负荷、网络资源等算力资源利用水平处于行业内先进水平,算力算效水平高。(四)能源利用效率高,电能利用效率原则上应达到《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40879)中的2级及以上水平,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高,积极利用储能、氢能等技术。(五)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高,建立并实施绿色采购制度,开展绿色运维,积极提供绿色公共服务,能够协同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供给能力提升。(六)近三年有下列情况的,不得申报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未正常经营生产的;发生安全(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生产安全等)、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以“信用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处罚决定为准);在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相关督查工作中被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被列入工业节能监察整改名单且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失信被执行人等。推荐程序(一)各数据中心对照《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创建和自评价(见附件2),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现场评价及出具第三方评价报告(见附件3)。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参照《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参考程序》(工信厅节函〔2017〕564号)开展独立评价,并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二)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通信管理局及相关部门组织本地区有关单位(包括属地内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单位)进行申报,并对数据中心自评价报告、第三方评价报告等材料进行评估确认,择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三)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数据中心由集团公司择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四)金融机构、公共机构所属数据中心分别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另行通知,并由其择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推荐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确定2023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并按程序发布。具体要求(一)请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于2023年12月20日前将《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汇总表》(见附件4)及各单位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两份)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电子版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https://green.miit.gov.cn)同步报送。(二)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宣传推广和支持力度。通过案例宣传、现场会、“节能服务进企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带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三)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单位的指导和管理,对不再符合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要求的单位应及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联合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联系方式联系人及电话:蒋鹏 010-68205366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附件:1.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doc2.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自评价报告.wps3.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第三方评价报告.wps4.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汇总表.wps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管局办公室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2023年12月5日
12-13
2023
甘肃陇南:探索“零碳”发展模式 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陇南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把陇南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依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修订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修订版)、《陇南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2—2030年)》等文件的要求,现制定以下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对甘肃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落实我市建设“三城五地”和“十大行动”任务举措,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主题,依据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禀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高标准维护生态安全、高质量推进绿色发展、高水平建设城市生态、高品质打造人居环境,高要求弘扬生态文化魅力,高效能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争取将陇南打造成绿色发展高地,建设成甘肃绿色发展的典范城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面推动生态陇南绿色崛起。(二)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全面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各环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发展更绿色、生态更优质、社会更和谐的新格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立足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准确把握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紧密结合陇南特色进行科学规划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陇南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突出地方特色,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全市生态空间功能,明确目标任务和管控措施。统筹协调、分步实施。坚持创建工作一盘棋,统筹协调市、县区共创,上下联动合力攻坚。既立足当前创建要求,打好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攻坚战,又要着眼巩固提升,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合理安排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协调近期与远期、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着力突破,分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党政主导,全民参与。综合运用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社会“自治之手”,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市、县区内相关资源,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建立党政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形成多方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局面。(三)工作目标总体目标:坚持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导向,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力争用8年时间,推动陇南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稳固筑牢,生态产业倍增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绿色发展高地”。近期目标(2022—2023年):印发《陇南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陇南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底,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标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中期目标(2023—2025年):全面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空间开发格局,为西部市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和经验借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森林覆盖率稳中有进,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率不断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转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远期目标(2026—2030年):到2030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达到甘肃领先水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进一步拓宽,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总体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甘肃省“绿色典范城市”总体建成。二、重点任务(一)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1.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根据我市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情况,制定印发《陇南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2—2030年)》,指导全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明确创建目标、任务和时序安排,细化分解任务清单,狠抓规划落实落地,以确保创建目标在要求期限内实现。(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方案》涉及的市直单位、各县区,以下所有工作任务均需各县区落实,不再一一列出)2.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部署情况。市委市政府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来抓,共同推进。市、县区党委政府定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国家、省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和重大政策,落实好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推动我市全方位绿色转型发展,扎实抓好各级各类督察检查发现的生态问题整改。(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配合单位:所有在陇单位)3.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比例,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推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别化考核。目前,市级考核县区党委、政府、市直部门党政实绩考核评分标准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所占比例为15%,需要提高或者调整考核比例。到2023年底,考核比例达到20%以上。(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各级党委、政府部门)4.河长制。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构建和健全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稳定河湖生态系统功能、永续利用河湖生态价值提供制度保障。(牵头单位:市水务局;配合单位:市河长制成员单位)5.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指的是政府主动公开生态环境信息和企业强制性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的比例,目的是加强政府、企业、公众沟通和协商,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良性互动关系,依法依规做好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行为公开工作,畅通公众了解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到2023年底,全市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维持在100%。(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在陇企业)6.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严格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据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对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务、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出具科学、真实的评价报告。到2023年,规划环评影响评价覆盖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直相关部门)(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7.环境空气质量。深入实施减污降碳工程,加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等主要污染物和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社会面源等污染物的控制力度。加快推进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及时发现空气超标问题并整改。实施分区差异化精准管控,做好散煤管控、烟花爆竹禁放等工作。推广应用煤炭清洁高效燃烧转化、排放控制、监测技术和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等节能锅炉,组织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重点管控PM2.5、PM10、臭氧污染,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到2023年,全市优良天数比例保持稳定或改善,PM2.5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考核任务。(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8.水环境质量。建立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监测、评价和预警体系,切实抓好“三江一水”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修复、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水污染防治、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重点管控污染源污水排放,通过扩建、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和容量、企业废水循环利用等重点项目工程,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确保达标排放,加强沿河排污口的监管与整治,大幅提升地表水优良比例。到2023年底,全市地表水国、省考断面达到上级规定的考核标准,无劣V类断面,基本消除城镇黑臭水体。(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
12-13
2023
福建省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发布《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推广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支撑厦门市实现碳达峰目标
12月4日,福建省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发布《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目标提到,到2025年,厦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30年,低碳零碳负碳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清洁能源、储能、海洋负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有力支撑厦门市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实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到2060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完善,海洋蓝碳等领域碳中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提供厦门样板。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厦门市科学技术局2023年12月4日(此件主动公开)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厦门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工作部署,以及科技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厦门市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的实际需求,准确把握厦门市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材料、储能、海洋蓝碳等领域的特色优势,加强与人工智能、互联网、量子科技等前沿方向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构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示范应用,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厦门智慧和力量。(二)基本原则聚焦重点,稳步实施。坚持重点突破和稳中求进,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的重点布局,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和短期的关系,加强降碳、固碳、增汇的系统设计,推动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在多领域、全方位、多场景的试点示范及产业化。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坚持需求导向,围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应用需求,全面推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和引领的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变革。协同发力,多元发展。坚持双轮驱动和协同增效,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政策措施,增强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低碳领域的动力,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赋能厦门市高质量发展。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厦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30年,低碳零碳负碳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清洁能源、储能、海洋负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有力支撑厦门市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实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到2060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完善,海洋蓝碳等领域碳中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提供厦门样板。三、重点行动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实施以下十大行动:(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围绕厦门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需求,推进能源清洁发展与节约高效利用,积极布局基础性、原创性能源关键技术,推动能源零碳减碳技术创新。着力推进煤炭减量提效,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先进技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技术,积极推动氢能、储能关键材料与技术的研发应用,推进数字调控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推广。不断拓展可再生能源在终端领域应用途径,推动不同类型能源之间互补、协调,逐步构建安全低碳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30年,实现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支撑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市政园林局、市工信局)专栏1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研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光伏+”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光伏电站智能调控运维技术、光伏系统设计建设管理创新技术。研发生物质低碳高效发电技术。新型电力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带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研发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智能微电网建设技术。研发虚拟电厂、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互动调控、电网状态全面感知、电网设备智能运维巡检等电网运营维护技术。储能技术。研发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碳铅电池等电化学低成本高效储能技术。研发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电芯制造等低碳高效电池材料合成工艺与储能器件制备技术。研发磷酸铁锂电池等高安全、高效能储能电池制造技术以及关键储能催化电子器件技术。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研发市政垃圾、农林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清洁化多元化能源利用技术、厨余垃圾高效能源转化利用技术。研发木质素、甲壳素等生物质材料催化解聚技术、制备高附加值生物基化学品技术。氢能技术。研发高效电解水制氢技术、高性能低成本氢燃料电池系统、氢能规模化应用安全防护技术。开展新型催化剂、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等关键制氢材料制备技术研发。探索研发储氢关键材料、技术和设备。节能技术。研发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多类型电源协同运行、多类型能源需求转换替代、多能源梯级利用集成等技术。研发数据中心基站能效提升、绿色运维、智能调控优化、集约一体化运行等节能技术,推进数据中心优化升级。研发能源实时监测、专项监察等能效监测评价技术。火力发电减碳技术。研发关键煤电机组设备灵活性改造与节煤降耗技术、高效低能耗水平工业锅炉技术、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研发锅炉数字化升级技术、火力发电智能燃烧优化控制等智慧电厂技术。(二)工业领域低碳零碳技术突破行动针对化工、半导体等高碳工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以原料燃料替代、工业流程重塑和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优化为核心,积极布局工业生产全流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强高品质工业产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再制造等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加快跨部门、跨领域零碳融合创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到2030年,形成一批低碳零碳工业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低碳流程再造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工业流程再造,推动工业领域向能源消费低碳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专栏2 工业领域低碳零碳技术低碳零碳化工。研发低碳燃料与原料替代、关键设备能效提升、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等化工生产流程低碳重塑技术。研发环保型高性能橡胶制品制造技术、石墨烯低成本清洁制备制造技术、基于化工过程大数据的智慧调控技术、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等。资源循环利用与再制造。研发工业污泥、炉渣、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工业固体废物大掺量高值化利用技术、生活垃圾精细化利用技术、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技术、废气减污工艺技术等。研发资源高效回收再制造技术、多源废物协同处理与生产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技术。
12-13
2023
深圳多部门印发《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建设200个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助力以先行示范标准实现碳达峰目标
近日,深圳市多部门印发《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初步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环境治理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建设50个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广东省下达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到2030年,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度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和环境治理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建设200个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助力以先行示范标准实现碳达峰目标。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深环〔2023〕257号各有关单位:《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已经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相关附件: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11月23日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实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根据生态环境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及《广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初步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环境治理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建设50个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广东省下达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到2030年,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度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和环境治理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建设200个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助力以先行示范标准实现碳达峰目标。二、加强源头防控,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一)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探索“三线一单”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的技术路径、管理模式,在涉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的管控单元增加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要求。在新建、改扩建等区域规划建设中,考虑减污降碳相关要求,在区域环评改革及建设项目节能审查中开展碳排放评价。制定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标准,探索将碳排放强度超标的建设项目纳入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新改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实施更严格的能耗、物耗、水耗准入和污染物排放等标准,推动建设项目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持续加强产业集群环境综合治理,提高产业集群项目准入标准。加快制定绿色低碳产业认定规则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导向目录中考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研究建立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为导向的产业激励政策。(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能源领域规划、重大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衔接,大力布局发展新能源,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及海上风电,探索氢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开发利用,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控制煤炭石油消费,推动妈湾电厂现役煤电机组清洁化及灵活性改造升级,实施煤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示范。支持老旧气电升级改造,推动天然气加氢发电,全面实施“瓶改管”工作攻坚计划。“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50万千瓦,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390万千瓦,占比达到14%左右,管道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到2030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24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68万千瓦,占比达到23%左右。(三)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扩大绿色产品供给与消费,建立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构建统一的标准认证体系,在重点产业、企业开展碳足迹标识认证示范应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共建共治、互通互认,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推动快递物流绿色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对绿色企业、环境教育基地等创建单位给予资金支持。发挥公共机构特别是党政机关节能减排引领示范作用,落实政府节能环保产品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政策,鼓励绿色采购,推动绿色销售。完善“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广泛覆盖的低碳应用场景,引导公众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全民节能低碳环保宣传教育,培育低碳、环保公益组织和社会团体。三、聚焦重点领域,推动重点行业协同增效(一)推进工业领域协同增效。加快构建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创建绿色数据中心,促进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引导工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升级,鼓励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开展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集中治污,提高工业领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效水平。到2025年,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工厂、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供应商等140家左右。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自觉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研究探索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审核体系,试点园区清洁生产整体审核。鼓励工业园区、重点行业企业探索采用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工艺,开展协同创新示范。(二)推进交通运输协同增效。大力发展以铁水、水水联运为骨干的多式联运体系,推动重点港口大宗物资运输向铁路水路转移。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打造“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出行体系。加快港口、机场、口岸等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化建设,推广应用LNG动力船舶,提高靠港船舶和飞机岸电使用率。到2025年,深圳港水水集疏运占比提升至34%,港口码头泊位岸电覆盖率达85%,码头岸电总体使用率达10%。加大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公务车、轻型物流车等实现电动化替代,在港外拖车、物流重卡、泥头车等推广新能源化车辆,鼓励乘用车新能源化,引导燃油车更新置换为新能源汽车,加速淘汰高污染、高排放老旧交通运输工具。到2025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汽车比例达到60%左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30万辆左右,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左右。(三)推进城乡建设协同增效。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全面提高建筑绿色化水平,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动前海合作区等重点片区率先形成高星级绿色建筑聚集区。全面发展超低能耗建筑,鼓励开展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示范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三宜街区”创建等工作,同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鼓励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与智能光伏应用示范项目。推进城市绿色照明,杜绝过度亮化。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统筹考虑减污降碳协同要求。到2030年,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零碳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全面开展绿色施工,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持续扩大装配式建筑应用规模,鼓励使用绿色建材。实施建筑废弃物源头减量和限额排放,推动建筑工程渣土、拆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就地处理,鼓励区域建筑废弃物处置与公园果岭、道路绿化、河海岸线等地形塑造施工协同管理。(四)推进农业领域协同增效。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膜回收利用。强化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等综合利用,加快建设农作物秸秆还田示范点。发展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力度,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农机装备。大力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利用农房屋顶、院落空地、农业设施加装太阳能系统,实现太阳能发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含深汕特别合作区)达到80%以上。(五)推进生态建设协同增效。深入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完善“四带八片多廊”生态空间总体格局,持续推进公园、绿道、远足径郊野径、碧道建设,改善生态系统连通性。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落实不同生态功能区分级分区保护、修复、监管要求,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裸露地块的精细化管理,及时开展裸土地复绿。优化城市绿色树种,降低花粉污染和自然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到2025年,各类公园数量达1350个。持续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科学开展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提高森林碳汇能力。开展非林地整治及造林工程,补充森林资源。高标准推进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工作,开展红树林湿地保护与保育修复。加强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海洋新城、前海城市新中心等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开展生态改善、环境扩容、碳汇提升等方面效果综合评估,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和净化功能。到2025年,全市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全市(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7.4%,深汕特别合作区森林覆盖率不低于67.8%,全市森林蓄积量不低于573万立方米。四、协同环境治理,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一)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控制。优化治理技术路径,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试点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推进电厂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设备节能降耗,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水平。探索编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网格化、一体化清单,筛选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双高”区域,协同推进减污降碳行动。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力度,推动VOCs治理优先采用源头替代措施,推进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和涉VOCs绿岛项目建设。以宝安区为试点,开展重点工业企业VOCs污染治理攻坚。加快推动储油库和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完善VOCs治理监管措施。有序推广使用更加清洁的油品,逐步实现全部在建工地成品油直供。到2025年,建设10个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推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究制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方案,探索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纳入碳市场管控范围。提高垃圾填埋、油气开采勘探、固体废弃物处置等环节甲烷回收利用率,控制农田和畜禽甲烷排放。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建立健全电力、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含氟气体全过程管控制度,提高泄露检测能力及循环再利用水平,实施氢氟碳化物削减示范工程。(二)推进水环境治理领域协同控制。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构建城市低碳排水系统,减少径流污染和洪涝排水压力,减少泵站强排的能源动力消耗。深入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建设行动,因地制宜建设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全面推广再生水、雨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推进水质净化厂尾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推动非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冷却和市政杂用。推动年用水量超过10万立方米的企业和园区自主开展专项节水诊断和技术改造,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创建一批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园区。加强水质净化厂节能降耗技术应用,优化处理流程,提高处理效率,鼓励水质净化厂采用高效水力输送、混合搅拌和鼓风曝气等高效低能耗设备,推广建设太阳能发电和储能设施。推动污水处理从单纯的污染物削减向资源综合利用转变,在食品行业试点工业废水委托水质净化厂处理模式。探索开展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耗评估和碳排放评价,提升污水处理的能耗和碳排放管理水平。到2025年,建设5个污水处理设施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三)推进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协同控制。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空间布局管控与环境准入监管,严格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管理,合理规划污染地块土地用途。以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为抓手,落实溯源、断源、减排措施,切实减少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到2030年,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全过程监管,优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路线,降低修复能耗。建立农用地重点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依法依规推动严格管控类受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增汇。研究在已封场垃圾填埋场、暂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四)推进固体废物处置领域协同控制。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特色产业固体废物中有价资源回收利用,到2025年,重点行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完善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理全过程分类体系建设,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探索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推动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建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加强废钢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碳排放核查体系,开展减废降碳方法学研究,建设一批减废降碳示范项目。全面提升污泥焚烧掺烧能力,推进华润电力(深圳)有限公司污泥耦合发电二期全量投产,建设深汕生态环境科技产业园污泥处置中心一期工程,探索污泥能源回收技术。强化垃圾焚烧厂、燃煤电厂炉渣资源化利用,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能力建设。结合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园区内企业落实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措施。到2025年,建设10个固体废物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五、推进先行示范,强化减污降碳创新引领(一)探索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推进重点排放领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试点示范。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推动碳足迹标识认证湾区互认。加强前海自贸试验区、龙岗区等碳中和试点示范区的绿色发展政策创新,加大减污降碳力度。支持盐田区试点建设港口物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示范区,宝安区试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减污降碳协同示范区,龙华区试点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区,光明区试点建设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示范区,大鹏新区试点建设减污降碳协同指数示范区,深汕特别合作区试点建设农村地区减污降碳协同示范区。(二)推进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在新建园区规划建设中纳入减污降碳指标,严格园区企业准入门槛,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推广应用减污降碳共性技术。建设园区产业共生网络和绿色供应链,加强园区能源资源和物料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推进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鼓励各类重点产业园区结合循环化改造,探索推进符合园区特点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模式。加强工业园区能耗、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数据监测与联动分析,提升园区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水平。到2025年,建设5个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三)开展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推动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环境治理绩效提升空间大的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行动,探索打造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鼓励重点企业、国企开展能耗、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一体化监测试点,探索建立实地监测与模型测算互相校核的精准碳核算体系。加快推动产品碳足迹试点应用,选取重点排放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试点评价。广泛征集企业减污降碳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激励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到2025年,建设15个企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六、夯实基础能力,创新减污降碳协同支撑体系(一)健全减污降碳法规标准。研究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地方立法,推动将减污降碳协同控制要求纳入生态环境领域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研究建立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体系,探索制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可行技术指南、监测技术指南。(二)完善减污降碳管理机制。研究建立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对减污降碳协同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客观评价减污降碳协同实施效果。研究探索统筹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衔接减污降碳管理要求。优化碳市场交易机制,有序扩大管控范围,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加强碳交易数据监管,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弄虚造假行为。研究探索碳交易、绿色电力制度协同创新,探索多类别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协同机制与模式。推动在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企业实施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依法将碳排放控制落实情况纳入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三)强化减污降碳经济政策。加大对绿色低碳投资项目和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应用的财政政策支持,做好减污降碳相关经费保障工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减污降碳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优质绿色低碳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高标准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将企业减污降碳表现纳入金融机构绿色投资评估流程。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在阶梯电价、用水定额、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控等政策制定实施的应用。(四)加强减污降碳技术支撑。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基础科学和机理研究,在市区重大科技研发专项中设立专题研究任务,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发布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减污降碳集成技术指南。积极研发效益高、可推广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储能、氢能等领域深度脱碳技术,研发末端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开展烟气超低排放与碳减排协同技术创新。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评估体系,加快推动减污降碳技术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加快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关键共性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五)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拓展完善天地一体监测网络,深化碳监测试点,探索卫星遥感技术在碳监测领域的深度应用,逐步将温室气体浓度监测纳入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评估体系。探索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报表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机制,每年定期编制市-区-网格化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协同编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开展固定源污染物与碳排放核查一体化监管执法。依托“智慧环保平台”“双碳云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平台,逐步实施污染物排放、碳排放实时监控、调度、研判,提升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智慧化水平。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各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减污降碳协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抓好贯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系统推进相关工作。各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二)加强监督考核。统筹减污减碳工作要求,将减污降碳目标任务纳入生态文明考核等相关考核,科学建立减污降碳考核体系及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逐步形成体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的生态环境考核体系。(三)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业务培训,提升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管理人员能力水平。利用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大力宣传减污降碳工作成效、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引导全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
12-14
2023
低碳风暴席卷锂电行业,双碳目标下电池行业如何高质量“续航”?
我国的锂电池产业起步晚,发展快。自1997年国内建成第1条锂电中试产线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国内锂电市场主要以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用于电动车)为主,容量占比达70%,储能电池(大规模储能,用于电网“削峰填谷”)次之(22%),消费电池(用于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3C器件)最少(8%)。随着双碳战略要求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风电、光伏装机量、5G基站建设加快,新能源发电测储能需求快速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使得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得到爆发性增长,自2020年开启了“黄金时代”。预测到2024年,我国锂电市场容量将达到1500GWh左右,是2021年容量的4.6倍。但目前电池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产能结构性过剩、上游原材料资源缺乏等问题,锂电池企业需着眼产业链的整体化布局,加强技术研发与储备,最不可或缺的一点是重视对退役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在当前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供应链趋于紧张的大环境下,电池回收不仅在降低对于锂、钴、锰、镍等稀有原材料金属资源对外赖,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低碳环保。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市场发展空间广阔。碳管家针对行业内的一系列问题,为每一位企业量身定做专属方案,从建立组织、摸清家底、科学诊断、方案编制、品牌建设等方面制定行动方案,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为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12-14
2023
年产40万吨绿色航煤!黑龙江讷河市召开“氢绿龙江”百万吨级氢能综合利用项目例会
近日,黑龙江讷河市政府召开“氢绿龙江”百万吨级氢能综合利用项目例会,“氢绿龙江”齐齐哈尔百万吨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359多亿元,项目规划建设352.5万千瓦离网风电、16.4万吨/年制氢系统,年产30万吨绿色甲醇、40万吨绿色航煤。采取一次规划布置,分两期实施策略。其中“氢绿龙江”讷河100MW风电制氢示范工程建设10万千瓦离网风电、0.5万吨/年制氢系统,年产1万吨绿色航空煤油,项目计划2024年3月全面开工建设。会议强调,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高位推动,要深刻了解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对我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按要求完善组织,以争分夺秒,时不我待的精神推动项目前期建设。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的组织规划程度,真正做到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要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各项工作。要加强部门之间联络,积极主动配合,合力攻坚推进,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加强服务,快速推进,切实变管理者为服务者,在服务项目建设中真作为、快作为、多作为。要与企业共同想办法、找路子,压缩办事时间,简化工作流程,加快办理速度和工作效率,全面提升项目办理进程。要加强督办,及时考核,做好各节点工作,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2-14
2023
践行“双碳”,金融投资含“绿”量仍待提升
根据相关研究,目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到总排放量的85%。为实现2030年之前将这一占比降低到75%的减排目标,所需投资主要聚焦在六大领域:一是能源结构的转变,需要实现从煤、油、气等传统能源向光、风、核等新能源的转变;二是电力装机容量的扩大,大力提升发电能力和电力供给;三是输电设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实现从物理储能向化学储能转变;五是固碳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如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六是消费端降低能耗相关技术的开发等。当前,我国绿色贷款规模为全球第一,且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22万亿元,同比增长3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32万亿元和5.56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4%。为实现“双碳”目标,预计绿色贷款规模还将持续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们还需要一个更加统一的标准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来测量我们到底排了多少碳,在如何治理的方法论和路径上也有一些问题和分歧需要解决。”相关人士说。因此,为应对气候变化展开的各项工作面临的首要挑战是需要一个更加清晰化、透明化的、起总领作用的总量指标体系,以便后续分解出微观目标,指导各部门开展可度量、可计算、可考核的任务。未来应当如何去做? “要计算我国重点产品的‘碳排放因子’,同时建立各行业及各类产品碳足迹计量认证表示体系十分必要。减碳减排、实现‘双碳’目标,行行有责。”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说,“还要查清碳足迹,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关联排放一并核算。除直接使用化石能源生产的二氧化碳外,还包括了全生命周期中用电、用热、用水、用材、用物所包含的二氧化碳。”“要尽快建立碳排放、碳足迹的计量统计监测评价技术体系,摸清地区、行业、企业的碳排放量、碳足迹、碳分布等,建立碳数据库、碳资产、碳账户,确定碳配额。此外,还要建立‘双碳’工作流程,体系建设要努力与国际通则接轨互认。”与会人士表示,首先要抓住碳排放重点行业和领域。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耗能工业行业和道路交通是重点。因业施策,因地制宜,梯次达峰。防止层层加码、盲目攀比、急于求成。未来,要推动金融机构向那些急需转型的‘高碳’企业提供支持。同时,运用ESG融入信用评级和投决策体系,扩大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加大支持力度。
12-14
2023
衔接碳市场和电力市场,建立中国绿电市场化机制
绿电市场规模小,价格偏低整体来看,尽管当前绿电市场化交易规模正在快速扩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期望也较高,但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相比,其市场规模总体仍然较小、价格相对偏低。(一)绿电缺乏顶层设计,无法有效统筹从实践层面看,在涉及绿电的市场化机制(如CCER、绿证等)之外,可再生能源专场交易、打捆外送交易等不涉及环境权益交易的交易机制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如不进行有效统筹,这会导致环境权益模糊不清,甚至可能产生环境权益的重复计算。重复建设、多头管理,不仅影响市场规模,还不利于开发更具灵活性和多样化的绿电产品。(二)绿色权益不清,绿电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和绿证机制经最新修订后,优化了绿证核发范围、交易方式,明确了市场主体完成责任以自身持有的绿证为主要核算方式,但仍缺乏清晰的绿电权益流转认定和核销机制。在电力市场中,一些电力交易品种也存在“交易了可再生能源的电量,但未交易对应的环境权益”的情况,购售电双方以及电力交易平台对环境权益的认定存在差异。自愿市场中,“一女多嫁”的现象屡见不鲜。比方说,项目同时获取国际绿证和国内补贴,补贴中已支付的大部分环境权益已属于全社会,但其环境权益又通过国际绿证实现了再次变现;分布式绿电碳普惠项目、新设的CCER海上风电项目以及仍未全部用于抵消的旧CCER绿电项目也涉及与绿证覆盖范围的交叉,绿证代表的减碳效益被重复计算。(三)消纳保障机制约束力不足,绿电采购能力需加强一是由于机制运行时间不长,初期为理顺机制,设置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较为宽松,不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即可完成当地的责任权重,大部分省(区、市)的政府部门无需将配额严格分配至市场主体进行配额交易。二是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中缺乏对未能履约的惩戒措施,市场主体履约动力不足。三是当前绿电的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较小,大部分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均由电网企业统一采购并分销至市场主体,消纳责任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落实到绿电消费主体。因此,在政策中明确的部分承担消纳责任的市场主体(如大工业用户、售电公司等)没有实际履约,也未受到考核约束。(四)自愿采购市场产品形式单一、灵活性有限,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企业采购绿电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实现自身减排目标,需要实现对多地机构绿电的统一采购;有的是为了突破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仅采购当年新增绿电;有的是为了满足更加严格的产品碳足迹审查要求,需要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绿电合同;有的是希望通过采购绿电抵消部分碳排放配额。而当前的绿电交易模式不够灵活,在交易平台选择、采购地域范围、合同时间长度、绿电技术类型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障碍,尤其是跨省跨区交易的大部分电量仍以政府间合同的方式确定,也影响了绿电跨省跨区交易的开展。此外,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过程中也存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场内和场外交易信息披露仍有很大进步空间,这些信息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信息、绿证挂牌数量和价格、周期性的交易规模、场内场外各类交易的平均成交价等。(五)绿证核发、履约、认证等基础能力仍有欠缺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是核发绿证的机构,但绿证是否是体现绿电环境权益的唯一凭证尚待完全落地。尽管绿证交易机构将适时拓展至国家认可的其他交易平台,但交易平台资质要求仍不清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对于绿证的有效期、履约或核销的方式没有明确。在绿电自愿采购交易方面,绿证追溯体系不健全、第三方认证制度缺乏、相关标准体系缺失等是中国绿证尚无法与国际重要低碳组织和相关倡议标准实现互认的主要原因。 建立绿电市场化机制的基本思路(一)坚持“凭证统一”和“信息归一”绿电的环境权益无法直接在电力的物理系统中识别,因此,需要对绿电进行识别并明确绿电的环境权益,这就需要统一的环境权益凭证,并建立一套围绕绿电环境权益的注册登记、交易结算和追溯系统,保障绿电环境权益的产生、交易和核销等信息的全流程管理。以绿电项目信息为基础,构建起一套包括注册、筛查、核发、追溯、核销、披露的全流程信息体系。 此外,应进一步完善绿证信息,包括:所在地、投产年份、装机规模、累计运行小时数、技术种类等项目信息;电量产生时间、采购方式(是否采用PPA、电证合一或用于替代补贴)、交易时间、交易平台等交易信息;获得经济激励政策信息(电价补贴、投资补贴、保量保价收购等)。(二)高效匹配绿电供需,形成合理价格曲线 首先,要坚持以稳步改善电力供应结构为目标,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落实到用电主体,在稳步提升绿电消费占比的同时,为自愿采购建立充分反映环境价值的绿证价格。 其次,应加大开发绿电的自愿市场,扩大绿电环境效益的应用场景,为绿电环境价值实现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一是要鼓励各类机构开发与绿证挂钩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100%绿电产品、零碳产品等,充分挖掘绿电的环境价值;二是要做好特殊绿电种类与能耗“双控”核算、CCER、电力市场等机制的衔接,充分反映绿电的额外溢价;三是要加强电力零售市场对用户需求和绿电供给的衔接,鼓励售电企业通过整合电力市场服务、绿电采购和碳市场交易为企业提供集成的能源服务和碳资产管理服务,提升分布式发电和中小电力用户参与绿证市场的积极性。还要加强对绿电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运行。一是要强化市场准入,明确相关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绿证适用基本规范,通过“黑名单”制度约束产品开发和交易行为;二是要加强各个自愿交易品种的信息披露,及时充分反映交易种类、规模、价格和市场主体类型;三是要做好各类市场信息的有效及时衔接,避免“一女多嫁”等现象。最后,通过为绿证设置有效期、建立绿证回购和投放机制等方式,保障市场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
TRADING
MARKET
全国碳交易市场
PROJECT
DISPLAY
项目展示
  • 标杆案例
  • 优秀项目
  • 控排企业
全国唯一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示范基地——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
申报单位:资兴市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案例简介: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创新利用东江湖天然冷水资源,结合热管高效换热技术给数据机房降温,建设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绿色生态节能的“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其数据中心电力使用效率PUE值低于1.10,光伏、风电等绿电使用率超过6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2万吨,实现数据中心真正的绿色运营。“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应用空白,大幅提升散热效率、降低能耗,还可大大节省暖通建造成本,成为国内外建造成本最低的数据中心基地。
城陵矶老港绿色低碳改造项目
案例简介:城陵矶老港绿色低碳改造项目,总投资4.1亿元,建成主体工程长470米,宽110米,高46.5米,面积5.17万平米的“胶囊”型散货料仓,为全国内河老港改造绿色低碳与生产效率双一流的示范性创新工程。1、退岸增绿。拆除6个泊位、仓库,退还300米岸线,新增绿地7万平米,绿化率达35%以上,成为公园景观式港口。2、拆旧建新。拆除70余台套吊装、转运等设备,新置6台效率更高装卸设备,实现无缝密闭作业。进出港量提升60%,装卸费率下降30%,年降物流成本1650万元。3、节能降耗。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全场使用节能LED灯;“胶囊”有效利用自然光;设备电机变频调速;场内皮带机转运,年可节约柴油600余吨、电53万度,减排二氧化碳2152吨。4、治污减排。全港雨污分流改造,尾水回收循环利用;新增多套除尘、喷淋设施,物料转运、储存全封闭,年减排颗粒物18吨。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节能降碳工作经验做法
 株冶作为“全国21家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工程”、“中国五矿集团重点工程湖南省重点工程”,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株冶积极开展绿色迁建升级与工艺节能再造,仅用1年的时间,将生产基地由株洲清水塘搬迁至衡阳水口山,建成年产30万吨/年的锌冶炼智能工厂并达产达效。株冶始终坚持“技术引领”、“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始终把建设“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锌冶炼绿色低碳智能工厂作为企业目标。    节能降碳方面株冶主要从设备大型化、生产自动化、生产工艺优化再造、智能工厂建设、绿色冶炼方面发力,2021年株冶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值比行业能源消耗限额先进值标准低20%,在国内处于同行业的领跑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锌冶炼企业水平。2021年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称号。2022先后获得湖南省重点工业行业“水效”头雁、湖南省节水型企业、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单位等称号。株冶的节能经验在2023年第十六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进行分享,具体做法如下:    一、设备大型化    (一)株冶建成了2台炉膛面积152㎡国内最大的流态化焙烧炉,实现国内领先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该炉适应能强,热稳定性强,产品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炉型,而且自动化程度高,环境更加友好。    (二)株冶采用了单套产能达30万吨/年的焙砂浸出系统和OTC溶液深度净化系统,为锌冶炼行业最大。该系统完全杜绝了传统搅拌机经常性“死槽”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不仅渣含锌、溶液含铁控制、水解除杂等关键经济指标进一步提升,锰粉及动力消耗也明显下降。OTC溶液深度净化系统采用全新的净化控制理念实现了铜、钴镍、镉的有效分离,降低锌粉消耗,提高铜渣含铜。且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控制稳定,新液质量好,镉渣品位甚至提高至可以直接压团,供火法冶炼处理。    (三)株冶采用的2台长68m的富氧挥发回转窑为行业最大的回转窑。不仅物料适应性强、生产操作简化、劳动定员减少、有价金属回收率也较高。    二、生产自动化    (一)焙烧过程优化控制系统。实现了两台流态化焙烧炉的稳定可靠运行,有效地提高了焙烧炉的运行时长和焙砂产品质量。从综合指标来看,故障检测率、维修执行效率、综合运行效率都有了大幅提高。    (二)浸出、净化过程优化控制系统。过程在线检测装置,通过自动调整,使浸出终点pH保持在4.8-5.2的可控范围。该系统的运用,使焙砂浸出率提高3.2%,渣含锌降低1.5%,钴离子波动率下降16%,净化后液合格率提高3.7%,大大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了综合运行的效率。    (三)电解工况监测与优化系统。基于氢锌竞争反应与物料平衡方程开发的,通过建模,建立了电流切换过程的能耗模型,实现了酸锌离子浓度与锌液流量的优化设定,2021年运用该系统后电解能耗下降55Kwh/t析出锌,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四)电解30万吨自动剥锌机系统。具备故障报警功能、双检测设计、“无液压”系统、防腐标准高等特点,锌板的剥离速率能达到6秒/块,自动剥锌速度、安全可靠性、适应性、防腐性能、刷洗效果等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相较于人工剥锌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还节约了出装槽时间,提高了电解电效,降低了电解能耗。    (五)30万吨锌锭生产系统。按照自动化、智能化、安全本质化生产的原则设计,实现了机器人自动浇铸、自动耙渣、激光打码、自动扒皮、自动码锭、自动打捆的生产模式。    三、生产工艺优化再造    (一)锌冶炼工艺全系统优化,挥发窑焦耗由460 kg/t析出锌降至410kg/t析出锌。    (二)铟回收采用铟直接萃取工艺取消氧化锌酸上清取消了锌粉置换、富集沉铟过程。经过再造,系统铟的回收率提供8%以上,提高了铟的产量,降低了铟的生产成本,同时还减少了铟富集渣、置换渣的产出以及有机物对主系统影响,避免了锌粉置换时砷带来的危害。    (三)污酸在全国首次工业化运用“硫化-电渗析-蒸发吹脱-氟氯分盐”污酸处理新工艺取消污酸常规处理技术,该技术产生的渣量仅为传统方法的5%,产出的馏出液和电渗析淡液可返回烟气洗涤作为补水,实现了水的回用;同时实现了污酸中硫酸与氟氯的高效分离,氟、氯通过制备氟化钙、氯化钙达到产品标准而实现资源化,真正达到了污酸的资源化、无害化。    四、智能工厂建设    株冶的智能工厂建设通过运行工况可视化、工艺参数精准控制、工艺参数优化,最终实现产品质量和技术指标的提高。    株冶通过数字化管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包括产供销安全环保等各方面的协调,能及时响应处理。通过大数据技术、BI系统等对生产运营数据进行多维度展现、分析,及时调整生产及经营决策,提升数字化决策能力,降低企业能耗。    五、绿色冶炼除了在节能方面不断发力,绿色冶炼方面,株冶也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株冶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二次污染物减排为重点,协同考虑废气、废渣和废水的处理技术,形成了污染物治理及综合回收利用的新模式。    废气方面:株冶通过DBA除汞技术治理了制酸含汞烟气、通过离子液脱硫法实现挥发窑、多膛炉低浓度SO2烟气中硫的资源化、通过臭氧脱硝解决了氮氧化物污染排放的问题、通过双氧水吸收工艺不仅解决了制酸尾气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吸收液还可做系统补酸,无二次污染物产生。    废渣方面:株冶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通过跨产业链接规模化消纳、多物料耦合利用与协同处理、危险渣尘源头减量与安全处置,实现了废渣年度消纳达到31.43万吨,环保效益明显。    废水处理方面:株冶也不断创新,通过源头治理污染减量,以削减污染治理负荷;通过清污分流分质回用,以提高水循环率和复用率;通过技术创新深度净化,达到以废治废一水多用的目的,最终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株冶有色“湿法炼锌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入选2022年度湖南省节能节水“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推广目录。“湿法炼锌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管理创新与实践”获得第二十二届湖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临澧冀东水泥有限公司节能降碳工作经验做法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临澧冀东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拥有一条日产4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并配套9MW纯低温余热发电。公司大量利用周边资源工业废渣和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等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作原料生产水泥,每年可利用市区内及周边地区工业废渣110万吨。能耗指标优于《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16780-2021)1级水平,熟料单位产品二氧化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近年来,公司通过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清洁化设计,研发绿色设计产品,坚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先后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绿色矿山和能效领跑者荣誉。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利用自有矿山,钙含量高达50%,生料配料中占比约80%,同时利用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包括转炉渣、煤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非碳酸盐原料,作为铁质原料、铝质原料、镁质原料等。通过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以消纳工业生产废弃物降低资源耗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逐步提高。“十三五”以来共消耗各种工业废渣1000万吨,主要粉煤灰、煤渣、脱硫石膏、转炉渣、铜渣、粉煤灰渣、等工业废渣。通过利用生料和水泥双掺粉煤灰、脱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转炉渣和铜渣替代铁矿石等直接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二)利用绿色替代能源,优化用能结构,实现节能减碳。当前水泥制造业用能结构仍以煤系化石燃料为主,燃料燃烧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占水泥生产直接碳排放总量的40%。目前燃料碳减排技术主要通过改善燃烧环境或使用低碳/零碳燃料替代燃煤来达到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其中燃料替代技术应用在降低煤炭资源消耗的同时,可减少/避免水泥生产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为有效降低企业煤炭资源消费,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公司成立原燃材料应用小组,积极开展资源调研,不断摸索、积极实践,主要针对企业周边可替代燃料进行寻源,通过市场寻源,替代燃料炭黑较燃煤有明显的质价比优势,同时炭黑热值平均在6200-6400Kcal/kg,可以满足熟料煅烧的使用;通过使用替代燃料炭黑用于替代烟煤,可以实现燃料成本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实践应用,水泥熟料中提到燃料炭黑平均掺量达到18%,有效降低了尾煤用量,在降低水泥产品煤炭消耗量和原燃材料采购成本的同时,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积极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公司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发《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奖励细则》等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创新积极性和能力;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引领广大职工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依托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设备节能效果,同时以企业降本提质增效为目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聘请国内资深专家、教授为企业顾问,与高校、研究机构等科研场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合作创新等方面合作,并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交流学习模式,分批组织优秀人员到金隅集团内部优秀企业以及国内领先的中建材和海螺水泥等先进企业进行现场对标交流,找差距,补短板,实现了人才与设备资源的共享。通过“产”、“学”、“研”和科技创新制度的执行,激发企业技术人员的潜能。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加大系统技术改造投资力度,积极推进关键装备升级改造,提高系统效能,促进关键设备节能降碳。先后实施高推力燃烧器改造,高效节能电机和风机应用、大型风机变频改造、篦冷机升级改造、各系统管道降阻改造、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密封改造、绿色照明改造等项目,年节约系统能源消耗约5000吨标煤,减少碳排放3.0万吨,实现了节能降碳和经济发展双赢。    (四)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化减碳。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工厂,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全新技术架构为依托,推进数据资源与生产制造体系有效融合,通过深度应用设备状态监测、智能安全监控和智能专家系统分析,提升公司整体生产经营模式的联动能力,提升能源精细化管理,根据公司发展及行业能耗双控需求,对公司原有DCS、余热锅炉、脱硝、电、水、气能源介质、生产等数据系统基础上建立数据资源集成系统,构建智能化能源管理平台,推进掌心工厂手机APP应用,实现生产及能源数据实时监控、管理、分析、调控,达到企业生产用能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数字化考核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同时,建设投运了工厂物流智能管理系统、设备诊断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利用专家控制系统对大数据推优和专家优化工业参数配置,挖掘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点,生产用煤、电、氨水等均有所降低,真正实现公司低能耗发展,助力公司转型升级,实现减碳的目的。      三、以转型升级助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效果    公司综合利用固废危废项目,综合利用规模为51025吨/年,其中一般固体废物10000吨/年,危险废物41025吨/年。危险废物种类包括医药废物(HW02)、农药废物(HW04)、有机溶剂废物(HW06)、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8)、精(蒸)馏残渣(HW11)、染料/涂料废物(HW12)、有机树脂类废物(HW13)、表面处理废物(HW17)、焚烧处置残渣(HW18)、其他废物(HW49)和废催化剂(HW50)共11类危险废物。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以减少天然矿物资源的消耗,利于水泥行业低碳发展,同时还大幅度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固废处理需要不断征用土地进行填埋的浪费,也避免了相应的社会矛盾,减轻社会环境负担。有效缓解了周边工业园区工业固废处置的环保压力,积极践行金隅冀东“城市净化器、政府好帮手”的企业承诺。
社区畜牧业减碳项目
赋能非洲可持续农业与畜牧业发展该项目通过对农民进行放牧再培训及监测,旨在加强牧场土壤固碳,减少土壤碳流失,以及减少牛的甲烷排放。该项目采用集中放牧的畜牧模式(H4H),先在草原地区进行集中放牧,之后休牧恢复草原生态,其中包括了多种管理方法如火灾管理、重新播种以及清除外来入侵物种等。该畜牧模式通过加强牧民和牲畜的管理,将放牧、牧场保护、降低火灾风险和土壤固碳相结合。除此之外,参与该项目的农民通过提升牲畜销售量和碳利润分成提高收入,这也成为了该项目所附加的社会福利。
南非节能炉灶项目
该炉灶项目计划向克鲁格到峡谷生物圈、沃特贝格市和北开普省以及南非其他地区的家庭分发400,000个高效、低排放木柴炉灶。该项目采用Verra(一个全球公认认证机构,被南非政府批准为碳信用签发单位)批准的VMR0006--安装高效木柴炉灶的方法学,依据 Verra 标准下规划类(Grouped Project)节能炉灶标准设计开发,产生的碳信用依据南非碳税法规定进行使用。我们使用炉灶项目产生的碳信用来帮助为贫困农村社区提供炉灶供资金。我们的节能炉灶在南非生产。
宣城堆肥项目
宣城堆肥项目一期、二期(VCS 项目ID:VCS2864, VCS2866)位于安徽省宣城市,于2020年启动,现已成功收集来自域内的养鸡场粪便和生物质废料,如当地农民的秸秆、草木灰和稻壳,用于生产有机肥料。这些项目采用了一套全新的发酵工艺和肥料生产系统,通过控制有氧条件,将鸡粪与生物质废料发酵、堆肥,在产出有机肥料的同时,也避免了甲烷气体的排放。宣城市南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该项目的投资方和业主。 
惠罗水稻栽培项目
项目位于中国贵州省惠水县与罗甸县,拥有单一种植水稻19,066公顷。项目通过在水稻栽培期间,建设水泥沟、安装水泵与阀门等方式,将传统的持续性灌溉调整为间歇性灌溉,从而有效增加环境中的氧气、并降低了厌氧条件下产生的甲烷气体排放。项目减少了甲烷气体的排放,节约了水资源,并提高了水稻的质量与产量,从而确保了环境和农民的双向获益。项目适用VCS AMS-III.AU方法学,即在水稻栽培中通过调整供水管理来减少甲烷的排放,预计年均可实现碳减排59,684吨。我们还在中国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的水管理项目,适用CCER CMS-017-V01方法学。待CCER机制重启后,所有新的CCER项目将会立即开展CCER注册与签发申请。  
TECHNOLOGY
SERVICES
科技服务
DOUBLE CARBON
TALENT
双碳人才
  • 人才推荐
  • 人才招聘
ABOUT
US
关于平台
关于平台
碳管家综合管理系统是由科技局为引导, 旨在通过信息资源基于庞大数据储备打造碳管家云平台。云平台围绕“碳、煤、能、水、污”等要素指标,采用线上+线下的管家式省心服务,整合全国合作伙伴,共享生态、行业技术、品牌力量,汇...
底部